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孩子不爱搭理人可能孤独症作祟

2023-11-03 来源:智趣资讯

孩子不爱搭理人可能孤独症作祟

近日媒体报道,全球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远高于癌症、糖尿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万名孤独症儿童。

250名儿童中有1名自闭患儿

多见于男孩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以人际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为特征,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每250名儿童中就有1名自闭症患儿,多见于男孩,初发年龄一般在30个月以内。孤独症的病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医生从遗传、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仍未能阐明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此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漠不关心听而不闻

是孤独症患儿主要症状

有的患儿从小就不喜欢要大人抱,不主动找别的小朋友玩,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情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目光也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目光,很少表现微笑。

大多数患儿的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只有20%~25%的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他们又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出奇的好,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是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有些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能记住,可毫不费力地阅读儿童故事书。但当他要用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医生老师家庭须齐参与

联手干预孤独症

对孤独症的孩子进行合理干预,大多数孩子可以得到相当大的改进。孤独症干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同时要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

要对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指导,目的在于使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了解该障碍及孩子发育的特点,掌握照管、教育训练患儿及矫正患儿异常行为的基本方法,更好地与医生配合,并在家庭中对患儿进行行为矫正和教育训练。同时音乐治疗、听力统合治疗、感觉统合治疗对改善患儿症状,促进患儿语言、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也有一定帮助。

食物添加剂等可促使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包括活动过度和学习困难。因此,对这些儿童的食物应避免应用含添加剂、色素和水杨酸等的食物。

链接

孤独症的11大征兆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父母照顾他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三、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四、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五、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八、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九、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会有任何交流性的手势。十、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十一、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 崔永华

当代化工研究版面费

建筑与装饰杂志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