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宝宝养的真好的话术语如何通过正确赞美提
2025-01-06 来源:智趣资讯
点击“头像”+关注
文|乐心
图|来自网络(侵删)
马克吐温曾夸张地形容赞美的作用,他说:
“一份真诚的赞美能够让我多活两个月。”
多去赞美,给他人带来正面回应无疑是效果显著的。
但是,赞美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便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如果盲目赞美,则会适得其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会赞美和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做得好快啊。”“你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啦。”等等,这些表扬看似有达到夸赞的效果,但却有失偏颇,与正确的表扬相差甚远。
那么,在孩子取得良好成绩后,如何正确表扬,提升孩子自信心与持久干劲呢?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作者卡罗尔·德韦克针对父母表扬用语做了一系列著名的研究。
在研究中,德韦克把孩子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同样难度的拼图。
拼图完成后,研究人员告诉“聪明组”并表扬到:做得真好,太聪明了。
而对“努力组”则是以他们的努力程度作为表扬重点,比如:“通过思考和努力,你们居然可以拼这么多。你们终于通过努力完成了。”
这两组看似没有太多差别,但是当被问及到如果再拼一次,会选择难一点的还是和之前一样难度的拼图作为练习时,“努力组”选择挑战难度高的,而“聪明组”选择和之前一样难度的拼图。
原来,“聪明组”被夸奖聪明时,是因为感受到好评是拼图的成果而得的,所以想再次捍卫这次成果而继续获得表扬。
而“努力组”则是通过努力获得赞扬,所以想不断地努力进取,再次获得很好的评价。
在进行第二轮实验时,面对难度更大的拼图,两组在“自信心”“开心”“干劲”上有着天壤之别。
“聪明组”在挑战难度更大的拼图时,问及到有没有比上次开心,愿不愿意回家继续玩,他们则表示不开心,不太想继续玩拼图了。
而“努力组”的学生则表现出更开心,更有干劲,也愿意回家继续挑战更有难度的拼图。
虽然难度上升,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两组实验得出结论:
在表扬孩子时,不要侧重于夸奖成果,而是要侧重表扬他们付出的努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持久的学习干劲和自信心。
斯坦福教授曾经做过一次“称赞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实验,最后发现:
“带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孩子,认为努力和困难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蠢;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则认为努力和困难能创造新的神经元连结,能让大脑越俩月聪明。”
德韦克的两组实验中可以看出,“努力组”便是在称赞其过程的努力程度与积极的态度下,敢于尝试并愿意不断探索新高度。
时间久了,大脑便会逐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孩子,无论未来面对挫折还是更多困境,他们都能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愿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赞美,帮助孩子成长为成长型思维模式人。
-End-
感谢点亮「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