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小宝宝小技巧有哪些呢养孩子其实很简单看
2025-01-06 来源:智趣资讯
#2023育儿季#最近自己迷恋上了看书籍,正在进行中的是《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快,这样批评孩子改正快》。。。。
读到《对孩子的“破坏力”一分为二对待》的时候,真的心里是感触很深。
通俗易懂的总结就是换个角度来看待孩子的犯错,不要盲目的否定孩子和批评孩子。有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我们要学会换位,用逆向思维和反向思维去考虑问题。既能保护孩子的犯错心理不受打击,反而还能够理性的在正向的角度上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带来的问题。
有一段话,“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折一只纸手枪或摆弄一些东西,如果你的孩子正问你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你一定要认真的观察他,回答他的问题。”就这个点,我们现实中很多父母做不到,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你做这事没什么用,一种轻视无所谓的态度告诉他,你等会儿我这忙着呢,你找你爸去,或者你找你妈去,或者是这多幼稚的问题呀,我们总是站在我们的角度上盲目的回答,但是文中提醒我们:“千万不要阻止与斥责,因为很有可能会熄灭一处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也就是这正是孩子的信心,这正是孩子的兴趣,这正是孩子的动力之源。
也就是说孩子问一些问题的时候,说明孩子正在思考问题,可能是存在的幼稚、无知和天真,但是符合他这个年龄,也符合他的探索精神,作为父母,不要盲目的用我们成年人的认知去阻碍,去思考,导致孩子不自信和自卑,一定要做到一分为二,学会换位。
接下来案例妈妈柔中带刚、坚守原则,也用了“先顺应、再教育”的心理,先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保护孩子的信心,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出现问题的后果。所以,守原则不一定非得要强势,温暖的爱也可以做到。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他们都渴望对知识的探索,我们要接受和鼓励孩子好奇心,为他们的梦想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经常讲: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梦想,培养他们去探索世界未知的领域。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破坏力要怎么去做呢?这个书中分了两点,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为他们营造合适的环境。
对孩子来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都有提供探索的资源,这里面你要知道是“日常生活环境中”。然而,在众多家庭教育里,日常生活环境被父母剥夺了,被父母包揽了,孩子根本没有探索的机会,这是何等的失败!
任何环境都能够给孩子提供探索的好奇心并且促使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在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兴趣来满足孩子的探索,孩子才能更积极的去面对学习。
总结一句话:在原则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好奇心,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探索精神。
其次,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来约束孩子。
总结四个字:降频换位。也就是我们说的蹲下身来做朋友,降低频率去看待孩子的思考和好奇心。
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可能会有一些超出成年人想象的奇怪想法,这个时候,父母不应该用成人的思维模式来诱导与限制孩子想象力,而是应该让孩子毫无压力的去想象。
一句话:为孩子指路,不如助孩子探路。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增强自己的思维和意识,才能有更强大的探索精神,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能力。
故事:一个四岁的男孩和伙伴在花园玩耍,把大水箱倾斜了,水箱里的水流了出来。妈妈很生气,拉过男孩的胳膊就要打他。这时爸爸出来阻止道:“先去了解一下原因”。说明一个问题:当孩子犯错误以后,父母不是盲目的制止、批评和斥责,而是要理性的去了解原因,然后再做出解决方式。
男孩跟爸爸说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男孩认为,如果司马光真聪明的话,就不应该把缸砸了,而应该把它推倒。孩子非得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一下自己的实验,他认为司马光没有爸爸说的那么聪明,而且还说如果缸倒了,水就流出来了,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如果用石头砸缸,可能会砸砸到里面孩子头!爸爸听了男孩的话笑了,不但没有责备孩子,还表扬孩子说的有道理,敢于思考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并且做实验去证实,这是聪明的表现。
总结一句话:怀疑真理本身就是真理!大家好好思考这句话,就是任何真理都应该被怀疑,无数次论证,无数次验证以后仍然不倒的真理,才是真理。
父母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是孩子学习探索知识的最大支撑。这句话要走心,就是我们做家长的要保护好孩子好奇心,尊重孩子探索求知欲,才能够给孩子最大成长的支撑。小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而有原因的“犯错”需要家长的理解。
孩子犯错时,许多家长会给予批评和制止孩子行为,有时甚至不听孩子解释就忙下结论,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会影响到孩子探索精神。
总结:犯错也是一种实践,能促进孩子成长,不怕犯错,怕没有勇气去承担。失败是成功之母,犯错是成长之师,所以孩子犯的错越多,经验就越多,那他的成长、成就就越大。
ps:孩子在融入生活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错,比如说做饭/擦玻璃/整理家务等过程当中,孩子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做一些决定,比如说摆放,衣服的叠,床的收拾,父母不要盲目的否定,说你这样做不行,而是去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懒还是聪明,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保护他这种心理也能更好的促进孩子融入生活的积极性。所以说,父母不要盲目的否定孩子,而是给孩子更多的在生活里融入和试错的机会,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和担当,切记,切记,切记!
当孩子在生活里面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能够无畏犯错,并且在犯错中去成长,这种能力的提升和心理的强大,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孩子主观上去面对学习书本的知识和学校的教育,也更好的为他以后走向社会的工作生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能够更好的,科学的,理性的去面对孩子生活里的荣辱。但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别说孩子犯错的机会,因为孩子生活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孩子对生活融入的这种态度。
分享做饭的一些创新:我总是不按套路出牌,比如我会用胡萝卜蘸炼乳,有一次吃小馒头蘸炼乳的时候,胡萝卜路过炼乳的时候掉进去了,我拿出一吃,好好吃啊。于是乎我就用胡萝卜蘸炼乳做出了一道菜,很多人都愿意吃。然后再就是用白糖去拌黄瓜,比香瓜更有味道。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敢于变通,要敢于推陈出新,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去验证。家长也要有创新精神,孩子保证多思路,多思维。
凡事不要盲目的学习和墨守成规,一味的复制只能让我们在别人的世界里徘徊,只有不断的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你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独特而更有创新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不仅让我们保护孩子的错误一分为二,学会换个方式、换个角度去看待,同时我们大人,就是我们作为家长,也不要盲目的去遵守所谓的常态化的真理,或者常态化的习惯和行为,也要敢于创新,敢于怀疑,敢于思考,才能给孩子做更好的做标杆和榜样。还是那句话,优秀的父母孕育栋梁的人才,父母思维缜密,探索性强,孩子一定有更大的理想和欲望。其实我有很多菜都是自己研究的,反正都是在生活里面,自己不断碰撞出来的。健康好吃,别有一翻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