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

小鹌鹑宝宝怎么样养鹌鹑育雏期17日龄的饲

2025-01-06 来源:智趣资讯

#记录我的2023#

小鹌鹑

鹌鹑育雏期第1周最为重要,应做到“雏鹑请到家,7天7夜不离它”。第一周鹌鹑管理非常重要,有几个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到鹌鹑的生长。

1、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为雏鹑提供适宜、稳定的温度可有效提高雏鹑的成活率。实际上从鹌鹑一出壳就需要注意保温,包括运输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保温。第1周育雏舍温度为37℃,观察鹌鹑会均匀散布于网箱(笼)中;若温度过低,易扎堆,容易挤压造成伤亡;温度过高,雏鹌鹑会远离热源,张嘴呼吸、翅膀下垂影响鹌鹑的生长发育。

2、湿度

为防止雏鹑脱水,1~5日龄育雏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以后逐渐降低,保持在50%~60%即可。育雏舍内湿度过高,易引起病原微生物滋生和饲料霉变,导致鹌鹑发生肠炎;湿度过低,空气干燥,尘土飞扬,易引起雏鹑脱水和发生呼吸道疾病。

3、饮水

雏鹌鹑往往先饮水,然后才食料。雏鹑第1次饮水称为开口或开水。在首次开口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可帮助雏鹑恢复体力,也有利于促进卵黄的吸收。水质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最好使用自来水。水槽要浅,如果用塑料饮水器,可在水槽里加放小石子或塑料管圈,以防止雏鹑掉入水槽弄湿羽毛或被淹死;3~4天后即可把小石子撤去。水温最好是25℃左右的温开水,每天换水2次,换水时须做好饮水器或水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可自由饮水,切忌断水。

4、喂料

饮水1小时后,将料放入料槽,让雏鹑自由采食,有一部分雏鹑啄食后,其他雏鹑就会跟着采食,不得断料;也可用少量水搅拌料,以握住成团、放下散开为宜。料槽要充足,以保证有足够的吃料位置。3天后可少喂勤添,一般每天喂6~8次。

5、垫料

由于刚孵出的雏鹑腿脚软弱无力,在光滑的垫料上行走时,易造成"一"字腿,时间一长,易不会站立而残废。

育维网箱(笼)内的辅料最理想的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禁用报纸或塑料。

6、通风换气

育雏舍内温度高,雏鹑新陈代谢快,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量多,粪中还不停地释放出氨气,故需特别注意通风换气,做好保温和换气的平衡,确保空气的新鲜度。第1周,3天清除粪便1次,防止久不清粪而发臭、生虫,产生氨气和臭气。

7、饲养密度

鹌鹑具有耐密集性饲养的特点,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以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但须保证空气新鲜。饲养密度过大,会妨碍雏鹑采食、饮水和运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引起生长发育不良,诱发啄肛、啄羽等恶癖,甚至暴发疾病造成死亡。密度过小,设备利用率低,增加饲养成本。在笼养条件下,根据品种和生长情况,1~7日龄合理的饲养密度为150~200只/米,冬季可多养一些,夏季要少养一些,种鹑和肉用鹌鹑也要少养一些,通常可有10%~15%的增减幅度。高床网养条件下,1~7日龄合理的饲养密度为50~80只/米。

8、光照

雏鹌鹑胆小、易被惊扰,同时考虑其采食特点,建议育雏第1周24小时照明。产蛋鹌鹑和种鹌鹑的光照强度为8~10勒(每18米安装20~30瓦灯泡)。

9、疫苗免疫

根据雏鹌鹑的品种、育雏季节,以及当地疫病的流行特点制订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一般在孵化室出壳时就注射,疫苗可选择鸡马立克氏病弱毒双价疫苗。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须注意几个问题:a必须在出壳24小时内注射马立克氏疫苗。b 配制马立克氏疫苗需要专用的稀释液,而不是常用的生理盐水或凉开水。c马立克氏疫苗是活疫苗,需要冷藏保存,一般是保存在液氮(一198℃)中,故使用时应现配现用,一般应在稀释后2小时内用完。

在5~7日龄进行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免疫,常选用新支二联冻干疫苗,可采取滴鼻、滴眼、滴口、喷雾等途径免疫。

雨露风官网

当代旅游期刊

电脑采购编辑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