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的治疗方法中医对风湿热的治疗
2023-08-17 来源:智趣资讯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风湿热的治疗
一、西医治疗风湿热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风湿热在临床上的治疗目的包括下列4方面:①清除链球菌感染病灶。②早期观察心脏炎是否存在并加以处理。③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④缓解关节及其他症状。其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潮湿。如有心脏受累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
2.抗生素的应用:目的是消除链球菌感染,治疗咽部炎症及扁桃体炎。迄今为止,青霉素仍然是最有效的链球菌杀菌剂。多数能控制咽喉部感染。但亦有少数患者,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反复发作,以致成为慢性或迁延型风湿热,对此可采取下列措施:①缩短苄星青霉素的注射间隔②加用口服抗生素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罗红霉素或头孢类药物。
3.抗风湿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作为抗风湿首选药物。对心脏炎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强的松),病情控制后减量维持治疗。为防止停用激素后出现反跳现象,可于激素停止使用前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加用阿司匹林,待前者停用2~3周才停用阿司匹林。病情严重如合并心包炎或心肌炎者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至病情改善后,改口服激素治疗。
4.舞蹈病的治疗应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镇静剂如*(安定)、*类或氯丙嗪等,应尽量避免强光、噪音刺激。
5.亚临床型风湿热的处理:既往无风湿性心脏炎病史者,只需定期观察追踪及坚持青霉素预防,无需特殊处理;如有过心脏炎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者,可根据化验室检查制订具体治疗措施。
6.其他疗法风湿热是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免疫性疾病,如经上述治疗仍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可试用下列措施:①易地治疗,以去除链球菌感染和其他诱发风湿热发作的外界因素。②改变机体高度过敏状态,可试用免疫调节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和食物如花粉、蜂皇浆之类。
7.非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超短波电疗法、微波电疗法、紫外线疗法、穴位紫外线照射疗法、超声疗法、磁疗法。
二、中医对风湿热的治疗
1、风热痹证:主证发病多急骤易变,初期发热、咽喉肿痛、口干口渴等风热上攻症状;继而出现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呈现红肿热痛及伴见全身发热或湿热蒸腾胶着之象。热邪偏盛者,关节红肿疼痛,发热亦甚,皮肤可见红斑。舌质红,苔黄干,脉滑数。风邪偏盛者,肌肉关节呈游走性疼痛,或汗出恶风,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则:清热解毒,疏风通络。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蓝根30g芦根30g。加减咽喉肿痛重者加浙贝、射干、杏仁、僵蚕。发热重者加葛根、柴胡、黄芩,重用生石膏。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用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蚕砂、老鹳草等。热毒炽盛者,酌选清瘟败毒饮或化斑汤加减。兼湿邪者,可酌加用藿朴夏苓汤。风邪偏盛者,加用防风、秦艽、稀莶草、威灵仙等。
2、湿热痹证:主证身热不扬,周身困重,肢节烦痛或红肿痛,或风湿结节,皮下硬痛,或红疹融合成不规则斑块,或有身肿,小便黄赤,大便粘滞。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则:化湿清热,宣通经络。方药:宣痹汤、二妙散、三仁汤化裁。苍术20g黄柏9g防己10g杏仁10g薏苡仁20g滑石30g茵陈15g蚕砂15g川牛膝10g茯苓1()g萆薢10g泽泻10g。加减关节肿胀明显且疼痛者,可加用活血药,如鸡血藤、当归等,同时可用地锦草200g、马鞭草50g、桑枝100g水煎局部浴洗。
3、寒湿热痹证:主证体内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致热痹兼夹寒湿,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兼见有恶风畏冷,得温则舒,晨僵。舌质红,苔白或黄白相间,脉弦紧或滑数。治则:化湿清热,祛风散寒。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化裁。桂枝10g炮附子6g麻黄6g防风10g杏仁10g白术10g薏苡仁30g白芍12g知母10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加减:寒痛甚加川乌、草乌。热重加生石膏、丹皮。虚者加用黄芪防己汤。
4、痰瘀热痹证:主证关节肿痛,肌肤发热,经久不愈;或关节变形,活动不利;或皮下结节,红斑色紫黯。舌质色黯,有齿痕,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而粘腻,脉多弦滑数。治则:化痰清热,祛瘀通络。方药:痰瘀痹痛汤。桂枝9g茯苓15g制南星9g浙贝母12g当归10g炮山甲12g地鳖虫10g片姜黄10g马鞭草30g忍冬藤30g鹿衔草20g。加减:湿重加防己、薏苡仁。热重加丹皮、知母。痛甚加制乳香、制没药,或加用制马钱子粉1g冲服,或用大黑蚂蚁粉3g冲服。气虚加黄芪。
5、阴虚热痹:主证低热,午后潮热,倦怠乏力,口干口渴,鼻衄,心悸,烦躁,关节肌肉肿胀灼热疼痛。脉细数,舌质鲜红,少苔。治则:养阴清热,通经活络。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12g北沙参30g枸杞子12g麦冬10g当归10g白芍12g知母10g龟甲15g老鹳草30g丝瓜络20g地骨皮10g。加减:心气不足,气阴两伤者,加西洋参、五味子、黄精。心烦不寐者,加枣仁、生龙骨、生牡蛎、胆星。便干者,加首乌、桃仁等。
6、血虚热痹:主证面色萎白无华,头晕,心慌,乏力,气短,低热,关节肿痛但不明显。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治则:补血活血,养阴清热。方药:四物汤加味。当归15g川芎9g白芍12g熟地12g黄芪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鸡血藤15g炙甘草6g忍冬藤30g。加减:气虚重者加西洋参、太子参。伴见肾气虚者,加制首乌、桑寄生等。关节痹痛者,加地龙及马钱子粉1g冲服。
7、营热心痹证:主证持续低热或中度发热,昼轻夜重,汗多,心悸,心前区不适,闷痛或灼痛,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或有眼结膜充血及鼻腔出血,甚或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浮肿等。舌质红或黯红,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脉滑数或细数或疾或结代。治则:清营解毒,救心开痹。方药:参珠救心丹。西洋参9g丹参20g苦参15g珍珠粉1g(冲服)蚤休20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2g玄参12g丹皮10g菖蒲10g郁金10g天竺黄10g。加减:风湿热心脏炎或心内膜炎出现急性心衰时,应改用参附龙牡汤,并中西医结合救治。
三、预防风湿热的方法有哪些
有很多人对风湿热疾病都不了解,都认为是一种风湿病。其实,风湿热是一种炎症,与心脏、关节、皮肤等有关的疾病。并且疾病不易发现,导致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发现,给治疗带来了影响。那么在生活中一定要对疾病进行预防,这样才能避免疾病带来的危害。预防的方法如下:
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射居住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②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每年发作2次上),应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3天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扁桃体摘除后,仍可发生溶血性性链球菌咽炎,应及时治疗。
③在封闭的集体人群中(军营,学校,幼儿园等)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链球菌感染,建立必要的保健制度,可能彻底消除链球菌感染流行,大大减少风湿热的发病率。
④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应早期予以积极彻底的抗生素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关于预防风湿热的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对您预防疾病有帮助。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到医院看病,对疾病都喜欢拖,直到很严重时才去医院检查。但是小编提醒您,当您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又不能判断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不要耽误了疾病的治疗时间。
四、风湿热病人的饮食建议
风湿热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饮食调养有助于风湿热患者的康复。那么,下风湿热的饮食护理有哪些呢?
一、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而有所选择
风湿热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对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增加维生素D和钙质;有贫血者可以加含铁食物;长期服用激素的人,应多进一些含钾和含钙的食物。
二、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问题
瓜果、蔬菜、鱼、肉、鸡均有营养,不可偏食。对于有病之后服药与饮食的关系,《素问。脏气法时论》主张:“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此外,对于食补与药补要综合、正确对待,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其消化能力而定,以食后胃中舒适、食而能化及对病情有利为原则。必要时请医生指导。
三、饮食调养
长期慢性消耗,常有低热、肌肉萎缩、贫血等症状的患者,多有蛋白质和维生素不足,以及疾病后期全身性骨质疏松等。故应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食物及钙剂的摄入。而茶、咖啡、柑橘类水果及羊肉、狗肉等温热食品,还有油炸、油煎食品等,则有可能会加重症状,应禁用。同时应多吃含钙、含锌多的食物,如葡萄干、芝麻、松子、核桃、猪肝、排骨、骨髓等。
- 上一篇:豆豆种类多它们都有什么功效呢
- 下一篇:得免疫系统的疾病原因是哪些免疫系统紊乱反